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生理学 农业”相关记录398条 . 查询时间(1.093 秒)
2024年8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刘庆昌/张欢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Source-sink synergy is the key unlocking sweet potato starch yield potential "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甘薯淀粉产量形成的调控机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株型育种团队在水稻矿质元素利用及胁迫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水稻 矿质元素 利用 胁迫
2024/7/1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专利:半野生棉萌发期钠盐抗性的鉴定方法
半野生棉 萌发期 钠盐抗性 鉴定方法
2024/5/1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揭示玉米耐密高产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其理想株型(图)
玉米 耐密高产 光合生理机制 理想株型
2024/5/3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玉米耐密高产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其理想株型(图)
生理机制 作物耕作 系统分析
2024/6/8
2024年4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关系,揭示了密植条件下调控玉米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并提出了玉米耐密高产的理想株型,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及耐密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此外,该期刊还发表点评文章系统总结了该研究成果。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师生代表赴南京参加中国草学会2024年会(图)
南京 中国草学会 饲草
2024/5/29
Plant Physiology|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段留生课题组揭示冠菌素介导油菜素内酯信号调控玉米节间伸长的分子机制(图)
冠菌素 油菜素内酯 信号调控 玉米 节间伸长 分子机制
2024/5/2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用作物,提高种植密度以实现增产是满足其高需求量的有效措施。高密度种植加剧了群体内对光热、养分等资源的竞争,使玉米节间变得细长,植株发生倒伏风险增加,从而制约了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和机械化收获,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2024年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在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Position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reveal the role of TaSRN-3D and TaBSR1 in the regulation of seminal root number in whea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核生2号和农大4332衍生的...
2023年本团队新增各类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庆市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累计科研经费906万元。获2022年重庆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批示)1项。发表论文22篇,包括《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等一区刊物8篇。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