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Nature Communications”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在石蒜科生物碱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汪仁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模块化真核细胞色素P450酶功能性表达策略,通过设计、重构与调整真核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空间架构,首次用实验证明了该酶系统分子伴侣之间的肽链N-端桥连表达的真核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可以在重组原核细胞中显著提高植物天然产物和人类药物代谢物的关键中间产物合成。该研究还表明通过调整蛋白分子间的装配架构来克服真核细胞色素P45...
在石蒜科生物碱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中,汪仁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模块化真核细胞色素P450酶功能性表达策略,通过设计、重构与调整真核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空间架构,首次用实验证明了该酶系统分子伴侣之间的肽链N-端桥连表达的真核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可以在重组原核细胞中显著提高植物天然产物和人类药物代谢物的关键中间产物合成。该研究还表明通过调整蛋白分子间的装配架构来克服真核细胞色素P45...
作为天然四吡咯大环结构,卟啉广泛存在于叶绿素、血红素等自然界功能体系中,被誉为“生命色素”。近年来,新型卟啉及其二聚体由于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我校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解永树教授团队在异卟啉研究方面相继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Twisted-Planar-Twisted expanded porphyrinoiddimer as a rudimentary reactio...
分子带的精准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是目前有机及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方向之一。作为碳纳米管及富勒烯的构筑片段,共轭的碳氢大环及分子带展示出独特的化学与物理性质,使其在新型光电材料、吸附分离及超分子识别与组装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大环分子的合成极具挑战性,特别是高张力的带状大环,存在合成产率低、分离难、不易衍生化等问题,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杂原子(N,O,S等)的加入不仅可以实现大环结构单元的...
日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朱建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之一,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卢云峰教授共同开展《多功能复合阳极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瞬时功率和耐久性》的研究工作,最新成果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朱建教授是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资源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骨干成员,主要开展多级结构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环境催化、光电转化、储能中的应用研究。他...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兰亚乾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图)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兰亚乾 Nature Communications 论文 电催化
2020/3/11
近日我校化科院兰亚乾教授课题组在CO2电还原的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相关成果以“Efficient electron transmission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for highly active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
近日,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先进材料超微结构与超快过程研究所袁永波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一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关于准2D钙钛矿定向生长机理与结晶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Templated Growth of Oriented Layered Hybrid Perovskites on 3D-like Perovskites”。该论文深入研究了准2D钙钛矿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在超分子化学组装领域研究新进展(图)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费林加诺贝尔奖 科学家 超分子化学组装 化学燃料
2020/1/16
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曲大辉教授课题组在超分子化学调控化学发光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lor-Tunable Single-Fluorophore Supramolecular System with Assembly-Encoded Emiss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 Commun 2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学军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定量阐述水稻在人类汞暴露风险和全球汞循环中的作用(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王学军 Nature Communications 水稻 人类汞暴露风险 全球汞循环 作用
2019/12/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学军课题组近年来广泛开展了汞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研究。汞是一种全球迁移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甲基汞是汞最具毒性的形态之一,可显著降低儿童智商,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并可能对成年人心脑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欧美国家普遍认为鱼类消费是世界上唯一显著的人类甲基汞膳食来源。但是,近年来这一假设受到我国许多研究的挑战。尽管近期的论文(Liu et al.,Environme...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李光琴教授研究团队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讯论文:“配体缺陷”策略促进MOFs电催化氧析出(图)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李光琴 教授 配体缺陷 策略 MOFs 电催化
2019/12/5
基于此,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李光琴教授和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刘敏教授合作,提出通过在MOFs中引入缺陷配体的策略来调控MOFs的电催化性能。缺陷的单羧酸配体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在MOFs中引入暴露的活性位点,另一方面可能会对MOFs的电子结构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提高MOFs的电催化活性。这将为发展MOFs电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首先为了验证 “缺陷配体”策略的可行性,该团队选用一种层状的由金属钴和对苯二...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阐述锂电池材料充放电时结构演化和稳定性机理(图)
潘锋 锂电池材料 充放电 结构演化 稳定性机理
2019/11/21
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在手机、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广泛应用,对其改进和机理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对于正极材料性能的改进(如提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是锂离子电池的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目前高容量正极材料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型,其稳定性主要归因于体相结构稳定性和界面化学稳定性,这些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离子都被发现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溶解现象,随后在电解液中迁移,最后沉积在负极,这会引起电池容...
New Paper Published 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titled, “Exact exchange-correlation potentials from ground-state electron densities”
Published titled Exact potentials electron densities
2019/10/10
The quest for accurate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s has long remained a grand challenge i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s it describes the many-electron quantum mechanical behavior through a ...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国家地方联合中心邢丽丹副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原创研究成果(图)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邢丽丹 副研究员 锂离子 电池材料 电解质溶液
2019/10/15
化学学院在高能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的电池材料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解析与结构构筑方面形成了特色,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提出过系列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质溶液界面结构与性质的新理论,应用这些理论解决了多个高能电池发展的瓶颈问题。近日,化学学院邢丽丹副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Overlooked electrolyte ...
化学化工学院龚磊课题组在可见光驱动手性铜催化非环亚胺的不对称α-胺基烷基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Photo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α-aminoalkylation of acyclic imine derivatives by a chiral copper catalyst”于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19, 10, ...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蒋平平教授团队国际合作论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图)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蒋平平 教授 Nature Communications 先进催化材料 催化领域
2019/7/29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蒋平平教授团队题为“Porous metal-metalloporphyrin gel as catalytic binding pocket for highly efficient synergistic catalysis”的国际合作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