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理学 双碳”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黑碳物质(BC)广泛存在于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介质,是地表慢碳循环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不同圏层介质的研究(如,大气、水体、土壤)和在不同目标导向下的BC研究,对BC的表征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妨碍了BC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跨圈层对接。为了深入了解地表不同圈层介质中BC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行为,本研究基于表征BC稠合芳香结构的苯多羧酸法(BPCA法),建立了跨圈层介质的BP...
异戊二烯(又称2-甲基-1,3-丁二烯, Isoprene)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排放量占植物碳氢化合物总排放量的一半,且其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与甲烷的碳当量相似。但是,对异戊二烯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仍缺乏全面认识,这影响了全球碳循环通量模型评估及对异戊二烯相关碳源的环境归趋认知。
异戊二烯(又称2-甲基-1,3-丁二烯, Isoprene)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排放量占植物碳氢化合物总排放量的一半,且其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与甲烷的碳当量相似。但是,对异戊二烯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仍缺乏全面认识,这影响了全球碳循环通量模型评估及对异戊二烯相关碳源的环境归趋认知。
双碳战略中温室气体收支的精准测量和核算方面仍然蕴含诸多关键科学问题函待解决,需要高时频、高分辨的有效观测数据予以支撑。无人机由于其成本低、机动性高、悬停稳定等特点,有潜力成为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微小型无人机平台技术较新,国内外基于此类无人机探测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观测标准。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办“双碳”与微生物组前沿高端论坛(图)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双碳 微生物组 论坛
2022/1/29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的战略目标,其实现迫切需要科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微生物作为地球物质循环的基石,在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1年12月20日微生物研究所举行了“双碳”与微生物组前沿高端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福院士、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冯晓娟研究员做了大会特邀报告,论坛由微生物所所长钱韦主持,副所长向华、党委副书...
第十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物技术助力双碳达标分论坛暨2021年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年会于 11月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国际会议厅举行。本论坛是由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安徽省生物工程学会、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会议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会议报告精彩纷呈。
【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碳卫星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和全球盘点
碳卫星 助力 双碳目标 全球盘点
2021/8/1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研究组联合中、英多位科学家,在《大气科学进展》发表研究论文,介绍中国碳卫星首幅全球碳通量数据,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和全球盘点行动。
“双碳目标”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研讨会顺利召开(图)
山东大学生命学院 双碳目标 生态产品价值 研讨会
2021/7/14
2021年7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庆祝建校1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双碳目标”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研讨会在青岛校区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青岛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山东省植被生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生态学会联合承办。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席振峰/张文雄课题组在«美国化学会志»(Yu Zheng, Chang-Su Cao, Wangyang Ma, Tianyang Chen, Botao Wu, Chao Yu, Zhe Huang, Jianhao Yin, Han-Shi Hu*, Jun Li, Wen-Xiong Zhang*, Zhenfeng Xi, J. Am. Chem. So...
双碳源交替刺激毕赤酵母高效表达人尿激酶原
毕赤酵母 发酵 尿激酶原
2009/11/9
用毕赤酵母表达人尿激酶原,确定了基本的发酵条件:生长阶段pH控制在5.6,表达阶段pH控制在6,生长和表达阶段发酵温度28℃. 研究发现细胞内乙醇氧化酶(AOX)酶活性的变化与目的蛋白尿激酶原(Pro-UK)酶活性的变化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得到一种新的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调控方法,即交替加入甘油和甲醇,这一双碳源交替刺激法使表达的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