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理学相关记录187299条 . 查询时间(0.781 秒)
玫瑰,这一承载着人类无数浪漫遐想的花卉,自古以来便备受宠爱。它不仅是爱情与美好情感的象征,更是以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是杯中氤氲着馥郁香气的玫瑰花茶,还是花店橱窗里娇艳动人的“玫瑰”鲜切花,都能瞬间吸引众人的目光。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这些“玫瑰”,在植物学意义上,可能与真正的玫瑰大相径庭。那么,究竟何为植物学中正统的玫瑰呢?
春日的辰山植物园总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此刻药用植物园的一隅,菱叶绣线菊(Spiraea×vanhouttei)正以素白花瀑倾泻春意。 不同于寻常绣线菊的素雅,这簇园艺珍品——“金色喷泉(Gold Fountain)”以金叶为裳、白花作缀,枝条如喷涌的泉水般向四周倾泻,仿佛将阳光熔化成液态,泼洒在暮春的裙裾上。
四月,正是繁花竞放的美好时节。辰山植物园月季岛内,4 株‘变色月季’(Rosa‘Mutabilis’)正以盛放之姿惊艳登场。单从名字便能感受到它的奇妙,而其拉丁文名 “Mutabilis”,更是直白地点明了其“花色多变”的独特魅力,仿佛在诉说着花朵的绮丽变奏曲。作为中国古老月季的杰出代表,它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在现代园林中续写传奇。
春末夏初的辰山植物园里,一树树流苏正以漫天飞雪的姿态,在药用植物园的绿意中掀起一场“银澜”。这棵被誉为“四月雪”的古老树种,以其纤柔如丝的花瓣、清冽如雪的色泽,为游客献上一场视觉与嗅觉的双重盛宴。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是木犀科流苏树属的落叶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较珍稀的园林观赏植物,树形高大舒展,最高可达20米,枝叶如伞盖般撑起一片清凉。
春末夏初的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园内,一场蓝色的浪漫正在悄然绽放。几处片植的倒提壶(Cynoglossum amabile)如繁星坠地,缀满幽蓝色的花瓣,仿佛将高原的纯净与诗意带入了江南。这抹蓝,既似天穹的深邃,又如湖水的清澈,让人不禁驻足凝望,心随花动。
近日,辰山植物园内,3号门花海西侧廊架、城市菜园东侧廊架、槭树林下的芍药粉色花海竞相绽放,像一幅自然的泼墨画,白、粉白、淡粉、粉、粉紫、玫红、深粉、紫红,比色卡都无法全部准确描绘,微风过处,花瓣轻颤,仿佛少女的裙摆,在春日里尽情舞动。
从柠檬中得到的柠檬酸现在是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
生物催化剂——酶(图)     生物催化剂         2025/4/21
自从我们这个星球有了生物,酶就存在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酶,我们的生活也与酶的应用息息相关。远在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了利用大麦芽中的酶制造饴糖,利用发酵法酿酒,制醋和酱。但那时人们并不是有意的利用酶,是一种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原理的自然行为。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使用了几千年的酶,在100多年前的1857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酒精发酵时发现,把活的酵母与糖放在一起,在...
人类应用微生物的历史非常久远。远古时代,当人们采集的水果和粮食有了剩余的时候,便要储存,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变质,腐烂,有些产生了酒精而变成了‘酒’,人们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发现了发酵食品的“美味”和‘酒’的“神奇”作用,便会逐渐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现象,这就是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慢慢地学会了发酵食品和酿酒,他们用陶罐、竹筒或皮口袋装上水果或粮食酿酒或制造酸奶,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工业微生物...
古代微生物学(图)     古代  微生物学       2025/4/21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微生物学知识。主要表现在用肥和防治农作物病害等方面。利用微生物提高地力。沤粪、翻土压青等,是劳动人民有意识的制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使地力“常新壮”的有效农业措施。制造有机肥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生产技术。
高温灭菌法     高温灭菌法  巴斯德  杀菌法       2025/4/21
当时,法国的啤酒、葡萄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葡萄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不敢闻的粘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已,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56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寻找原因,看看能否防止葡萄酒变酸。
狂犬病疫苗(图)     狂犬病  疫苗  巴斯德       2025/4/21
狂犬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人和家畜被病犬咬伤之后,也会患狂犬病。它每年要夺走数以百计法国人的生命,当时没有疫苗,也没有免疫球蛋白,对付狂犬病,人们只能使用烧红的铁棍,19世纪的欧洲人相信,火焰与高温可以净化任一切事物,包括肉眼所看不见的细菌。当时只要是被动物咬伤的人们,都会被村庄中的壮汉们强压至打铁铺,请铁匠用烧红的铁棍去烙烫伤口,想藉此「烧」死看不见的病原,但如此原始、残酷的作法,并没有办法治疗...
团队现有固定成员10人,包括首席科学家1人,骨干4人,助理5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4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1名主要研究方向:面向畜禽及人畜共患疫病防控研究对实验动物的特殊需求,针对高等级大型农用实验动物落后这一制约我国疫病防控技术的瓶颈问题展开攻关,开发畜禽疫病防控用SPF级禽(鸡、鸭、鹅、鹌鹑)、猪、猫、犬、羊(及羊驼)等。丰富实验动物资源,形成我...
每年春天,路边总会冒出一些这样的紫色小花:有人叫它们紫花地丁,有人说是早开堇菜,那么它们到底都是谁?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团队首席科学家步志高研究员,成员15人,包括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7人,博士后3人,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1人,“院级青年英才入选者”2人;在读研究生27名,其中博士生8名。依托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以及WOAH亚太区人兽共患病协作中心平台,围绕我国畜牧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