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生物有机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有机化学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1.85 秒)
有机氟化合物由于独特的理化和生物性能,在医药、农药、先进材料等领域发挥作用。含氟试剂是发展有机氟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基础,也是氟化学领域发展的基石。然而,含氟试剂的结构、性质、功能等信息分散于文献中,不便于合成化学家查找和使用。因此,亟需专业平台来全面了解和积累含氟试剂的结构、性质、功能等信息。2024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薛小松课题组推出了含氟试剂数据库——FluoBase,可以为...
维生素B6是生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包括六种形式,以磷酸吡哆醛PLP为辅酶形式参与氨基酸和糖代谢、血红素和神经递质合成等过程。吡哆醇PN为主要的商品形式。部分微生物和植物可以从头合成维生素B6,动物及人类依赖外界获取来补充维生素B6。目前,维生素B6主要依赖化学法合成。化学合成过程中需用到强腐蚀性的三氯氧磷和有毒溶剂苯等,且副产物处理难度较大,面临不可持续、安全隐患、污染环境等问题。生物制造具有...
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大分子,具有高度复杂的化学结构。目前,糖的结构解析依赖于传统的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法等结构表征手段。虽然这些方法相对成熟,但存在检测步骤复杂、无法实时动态检测等局限性,无法满足糖基础和应用科研需求。与另一类生物大分子核酸已实现高通量测序相比,糖的结构解析技术滞后。生物纳米孔作为高度敏感的传感器,应用于核酸分子以及多肽测序,而在糖测序方向是否可行尚未被证实。
倍半萜类化合物β-榄香烯是从我国传统中药姜科植物温郁金中分离提取的国家二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然而,由于植物培养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且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严重制约了β-榄香烯的稳定供应。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有望实现高价值萜类化合物的可持续生物合成。
湖泊等内陆水体占全球两极冰盖以外陆地面积约3.7%,每年承接、输移的碳通量约5.1 PgC yr-1,占地表年净固碳通量约70%。溶解性有机物(DOM)是湖泊天然有机质的主要赋存形态和活跃成分,DOM经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能释放大量小分子有机酸与碳氮磷等生源物质,支撑异养型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同时也影响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北半球中高纬度湖泊及高山高原湖泊冬半年通常经历较长时间的冰层覆盖期,极圈以内湖泊每年...
近10年来,合成生物学在“创造完全人工合成基因组的细菌”和“构建合成单染色酵母”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展示了基因组工程技术的巨大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已报道的基因组拆分技术繁琐复杂、效率低,且需要依赖外源辅助系统。因此,建立一种简洁、高效、不依赖外援辅助系统的无痕基因组拆分技术,成为探索研究生命合成奥秘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催化研究组(DNL0601)石松副研究员与美国特拉华大学Dion Vlachos教授等合作,在糠醛等生物质催化选择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钟作为内源计时机制,通过协调和维持细胞内代谢、基因表达等事件的近24小时节律,赋予了植物更好的适应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环境昼夜节律性变化的能力。有意思的是,生物钟周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早在1969年,德国时间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人Jürgen Aschoff就提出了生物钟领域著名的Aschoff法则,即强光会使夜行性动物的生物钟周期变慢,但会使昼行性动物和长日植物的生物钟周期变快。然而,半个世纪以来,...
生物脱氮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技术,通常由好氧硝化和厌氧反硝化结合实现废水中氮的去除,多种类型的废水尤其是市政污水具有较低的碳氮比(C/N),水体本身碳源不足导致总氮去除率低,而额外添加有机碳源则需要较高的成本。2022年来,具有导电性和磁性的四氧化三铁在废水处理领域被广泛研究,尤其是其在低 C/N 条件下促进脱氮的作用机制亟待进一步探讨。
丝裂霉素是上世纪60年代于土壤链霉菌中分离得到的活性天然产物家族,拥有吲哚醌并吡咯并氮丙啶骨架所组成的特征6/5/5/3稠环。丝裂霉素在生物体内还原后被赋予了高亲电性,即DNA烷基化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代表性成员丝裂霉素C半个世纪以来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癌症的化疗。丝裂霉素的工业生产主要依赖链霉菌的发酵,然而人们关于其生物合成机制知之甚少。早期的同位素标记实验阐明了丝裂霉素的主要前体:...
生物基热固性树脂以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它们的规模化应用是实现热固性树脂及复合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与石油基热固性树脂一样,它们在固化交联之后,同样面临难降解、难回收的问题。实现生物基热固性树脂的高价值回收利用对当前低碳、环保、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高效地转化为各种各样的生物质资源(根据相关研究,2010-2020年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固碳量为10-13亿吨)。随着世界各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加速实现和植被覆盖率的不断提升,生物质固碳在双碳目标达成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因此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也将越来越丰富。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酯高分子材料(最终分解为CO2和H2...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nm)小分子光学探针因其生物兼容性好、组织穿透能力强、成像对比度高而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近红外二区小分子光学探针主要有两类:一为多甲川类衍生物,但其Stokes位移小且稳定性欠佳;二为苯并双噻二唑衍生物,其荧光亮度较低。因此,发展新型近红外二区小分子荧光染料,特别是具有长波长和高亮度的小分子光学探针,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性前沿课题。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异常或功能缺失密切相关。因此,活细胞层次递送蛋白质药物对于生命过程的化学干预、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实验室汪铭课题组近来围绕蛋白质药物智能递送开展了系统研究,先后发展了阳离子脂质体以及金属有机框架等载体,探索了载体对细胞微环境的响应性及胞...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国生课题组发展了非活性端烯烃的不对称双氧化反应,其中调控手性吡啶-噁唑啉配体(Pyox)的位阻来提高金属钯对烯烃的活化能力是关键;该反应对于各种单取代的烯烃均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对映体选择性,为手性1,2-二醇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方法。该工作于2021年2月15日在Nature Catalysis期刊在线发表(DOI:10.1038/s4192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