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 理论力学 理性力学 非线性力学 连续介质力学 摩擦学 柔性多体力学 陀螺力学 飞行力学 基础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基础力学 系统相关记录165条 . 查询时间(2.297 秒)
味觉是最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能够帮助人类鉴别食物的营养价值与潜在毒性,从而选择合适的食物以满足能量与营养需求,并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味觉对人类的生存与进化至关重要。舌癌是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舌癌病灶直接侵犯舌头的味觉感受区域,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能损伤口腔组织。研究发现,游离组织皮瓣修复重建舌癌术造成的组织缺损,使得患者味觉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味觉功能,影响患者整体生活质...
2024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陶虎/周志涛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志愿/杨驰团队合作,开发出高通量超柔性味觉神经界面,使皮肤也能感知“味觉”,帮助舌癌患者等舌瓣重建术后味觉失能患者重建味觉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Gustatory interface for 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taste decoding in pati...
2024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设计制备出与平面储能器件特性相匹配的二维超薄、高容量的铁基沸石咪唑盐骨架/石墨烯异质结构(Fe-ZIF/G)纳米片,进一步采用喷涂方法,打印出柔性高比能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并基于此开发出全柔性、高灵敏、一体化自供电的气体传感集成微系统
2024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丁古巧团队在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及荧光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工作加深了对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机理的理解,同时实现了对多变量体系下机器学习辅助材料制备结果所包含物理内涵的阐释。相关论文以 “Precursor Symmetry Triggered Modulation of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
2024年2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城市生态健康诊断与蓝绿空间效能优化创新团队吴雪飞教授课题组,在将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韧性的非线性权衡和临界阈值应用于大都市区域气候适应性生态修复计划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Nonlinear trade-off relationship and critical threshold betweenecosystem services and clim...
植入式柔性医疗电子设备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医疗设备的刚性物理形态,使其具备轻、薄、柔、小等特点,为实现健康检测、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在智慧医疗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十年,各类传感功能模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对可植入生物可降解能源系统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考虑到体内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开发具有与组织柔软度相匹配、可持续提供电能,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电源系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
脑机接口(BCI)技术能让用户在不移动身体的情况下操作外部设备。基于脑电图(EEG)的BCI系统具有时间分辨率高、使用方便和便携等优点。然而,有关高空间分辨率EEG对解码精确肢体运动(如手指运动)的研究仍然较少。韩国科学技术院等合作通过超高密度脑电记录系统实现单个手指运动精准解码。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9月8日发表在期刊《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题为:Individ...
当前气候问题逐渐成为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球各国的共识。作为海洋中的主要可再生清洁能源储备之一,波浪能具有分布广泛、储量巨大的特点。开发利用波浪能是优化全球能源结构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其在技术上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为波浪能收集及其它海洋蓝色能源开发提...
大规模高密度的柔性传感阵列对于触觉探测而言非常重要,但此类器件中通常存在较大串扰,这将大大削弱触觉探测的精度。漏电、击穿或者外界电磁干扰等串扰通常可借助电子元件以及后端信号处理来避免,但柔性器件中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机械串扰则无法使用上述方法来消除。这种机械串扰有时可用来增强局部刺激,但其也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才能实现精准的定位功能,因此,设计新型的器件结构以减少传感器像素点之间的机械串扰是非常有必要的...
玻璃化转变的本质是纯动态的还是热力学转变,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难题和争论热点。许多研究试图寻找结构—动力学关联性,以支持玻璃化转变的热力学现象的观点,主要包括:(1)某种局域结构(如球形粒子系统的局部多面体)与动力学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2)随动力学变慢而增长的静态空间尺度。然而,这两种方法都缺乏定量表征和理论依据。
2020年12月22日至23日,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LTCS,以下简称湍流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以下简称非线性实验室)2020年联合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湍流与非线性力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2020年10月28-29日,第二届复杂系统力学智能模拟与控制研讨会在力学研究所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何国威院士担任主席,魏宇杰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力学卓越创新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非线性力学的多尺度问题研究”基础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共同主办。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LTCS)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2019联合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湍流与非线性力学研讨会在中科院力学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黄晨光,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尹明,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张宁,LTCS主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院士,浙江大学杨卫院士,中科院力学所王自强院...
2019年11月3日至4日,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力学卓越创新中心2019学术年会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树深出席会议并讲话。复杂系统力学卓越创新中心于2018年5月获中科院院长办公会批准,进入筹备建设期,是中科院自“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力学领域唯一布局的“四类机构”。该卓越创新中心依托力学所,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电工研究所、金属研究...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刘永椿副教授、郑盟锟副教授、尤力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将机械振子冷却到量子基态的新方法,能够用于实现宏观大质量振动物体的基态冷却,研究成果以《腔内压缩光力冷却》(Intracavity squeezed optomechanical cooling)为题发表在《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激光冷却技术的发展对原子物理学产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